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
現將《2023年全省知識產權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湖北省知識產權局
2023年2月15日
2023年全省知識產權工作要點
2023年全省知識產權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按照“4554”工作思路,全面落實知識產權強國綱要、強省建設意見和“十四五”規劃,堅持穩中求進,堅持高質量發展,突出高效益運用,突出全鏈條保護,強力支撐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貢獻力量。主要預期目標:全省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22件,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8件,有效商標注冊量突破100萬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超100億元,專利轉讓許可次數達27000次,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結案率超90%,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持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和加強黨對知識產權工作的全面領導
1.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要求,在把握主線、融會貫通上求深入,在突出知識產權特色、增強針對性實效性上求深入,在推動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求深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2.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及“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成果,淬黨性鑄忠誠,強能力辦實事,建設模范機關。推動各級黨組織將知識產權納入學習內容,促進黨建工作與知識產權工作深度融合。
3.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持之以恒轉作風,持續糾治“四風”,認真開展違規吃喝問題專項整治,建立“局組聯動”機制,開展聯合監督,推進清廉機關建設,全面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為推動知識產權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邁出新步伐、實現新提升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二、實施知識產權五大專項行動
(一)實施知識產權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
4.強化專利導航和高價值專利培育。圍繞我省五大優勢產業及細分行業領域,打造一批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做強做優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實施一批優勢企業導航項目,支撐“卡脖子”技術攻關和專利布局,促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性。
5.推進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設。打造和運營產業專利池,促進產業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提升知識產權運用能力。
6.強化品牌培育。對接國家“百城千企”品牌提升行動,探索開展湖北優質品牌評價公示活動,打造一批有實力、有影響力的湖北卓越品牌。
(二)實施知識產權強企培育專項行動
7.強化政策支撐。針對“鏈主”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后備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出臺知識產權助力穩經濟促增長的政策措施。
8.開展分級分類培育。建立企業分級分類培育庫,集成知識產權信息、專利挖掘與布局、專利審查、商標品牌培育等優質資源,組織實施有針對性、差別化的服務指導,助力各類企業融通發展。遴選發布一批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打造知識產權工作名片,形成示范引領效應。有效服務千家金種子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針對企業上市等特定需求,導入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提供專利布局、品牌培育、維權援助等知識產權綜合服務。開展“百縣萬企”知識產權“四知五會”專員培訓,夯實企業知識產權工作人才基礎。
(三)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效能提升行動
9.強化知識產權法治保障,持續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綜合性地方性立法,力爭出臺《湖北省知識產權促進與保護條例》。
10.用好知識產權保護考核指揮棒,以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行政保護績效考核和地方知識產權保護績效考核為抓手,壓實各地知識產權保護屬地責任。
11.推進知識產權功能性平臺建設,高質量完成湖北省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支持武漢市爭創全國首批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支持宜昌、襄陽申報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建設規范。
12.提升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能力,強化十二省市、中部六省、長江中游三省,武漢城市圈、宜荊荊恩、襄十隨神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推進全省統一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技術調查官隊伍建設,探索推動知識產權鑒定和信用監管工作,培育一批知識產權鑒定機構;推進國家級知識產權規范化市場建設。開展縣區級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試點。
13.深化知識產權海外護航,推進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湖北分中心和省海外維權援助中心建設,分行業開展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系列培訓活動,發布重點出口企業海外知識產權分析報告,持續提升企業知識產權海外糾紛應對能力。
(四)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行動
14.開展績效督查。實施專項計劃資金使用進度監管,組織績效評估,做好國家知識產權局專項計劃績效考評迎檢工作。
15.加速專利轉化實施。推廣“知慧橋”湖北專利運用公共服務平臺,分區域分產業舉辦專利供需對接活動,加大專利開放許可工作力度。建立高校院所專利分級分類管理規范,引導高校院所完善專利轉化及權益分配長效機制,專利轉讓許可次數增長20%以上。
16.支持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持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新增一批企業入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授信白名單,質押融資額同比增長20%以上,惠及更多中小企業。
(五)實施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行動
17.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培育,并會同省農業廳等部門從生產、質量、品牌等各環節提升湖北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水平,確定20家省級地理標志龍頭企業,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建設湖北地理標志運營中心和全省地理標志展廳。
18.落實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改革試點任務,探索開展地理標志產業統計分析,加快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推進地理標志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合法使用人數量超過2000家。
19.推動全省地理標志大會暨品牌培育創新大賽提檔升級,擴大活動影響力和傳播力。打造推廣一批地理標志強農富農示范案例。
三、完善知識產權四大工作體系
(一)完善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工作體系
20.發揮全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組織實施《關于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湖北省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細化重點任務清單,及時跟蹤實施績效。研究制定《2023-2025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推進措施》。
21.召開共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知識產權強省工作推進會,抓好會商議定事項落實。
22.深化省局與審協湖北中心以及相關城市、縣域和園區三方合作,形成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工作新機制。
(二)完善品牌強省建設工作體系
23.履行省推進品牌強省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能,制發年度品牌強省工作要點,推進《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各項任務落實。發布商標品牌年度發展報告,指導協調相關部門做好重點行業品牌建設,推進湖北省商標品牌與地理標志研究院建設。
24.持續提升商標受理窗口服務水平,加大馳名商標保護力度,持續完善優勢商標名錄。加強商標品牌行政保護,發布典型案例。加強商標代理機構監管,強化整治商標惡意注冊行為。
25.強化商標品牌宣傳,打造《品牌湖北》電視專欄、網絡專欄,持續辦好“我喜愛的湖北品牌”電視大賽。
(三)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26.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供給。加快構建政府引導、多元參與、互聯共享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支持有條件的市州設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打造“全鏈條、多門類、一站式”的知識產權綜合服務載體。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節點建設,推動TISC 機構和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持續推進省知識產權發展中心、武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重要節點發揮自身公共服務功能。建成上線全省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臺,推動政務服務流程和服務方式系統性重塑,打造“知好辦”窗口服務品牌,為市場主體提供“服務好、效率高、有溫度、線上線下聯通”的高質量窗口政務服務,不斷優化尊重知識價值的營商環境。
27.提升知識產權市場化服務能力。積極推進國家和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分級分類管理引導和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做大做強,打造湖北本土知識產權服務品牌,加快建設覆蓋創新創業全鏈條的知識產權高端服務體系。深化知識產權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指導各地嚴厲打擊知識產權違法違規代理行為。
(四)完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
28.進一步優化我省知識產權高級職稱評定標準和程序,激發知識產權人才積極性。鼓勵支持條件成熟的省屬高校設立知識產權學院或專業,完善高校知識產權教育模式,拓寬校企聯合培養路徑。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特色智庫,構建面向社會的人才信息共享機制,為企業和大眾提供更系統、更全面的知識產權服務。加強各級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建設,強化市場主體、創新主體知識產權實務培訓。
四、做好知識產權文化建設等基礎性工作
29.營造知識產權文化氛圍。打造知識產權宣傳矩陣,構建大宣傳格局,聚焦重大決策部署、中心工作、基層一線、先進典型,做好知識產權“五進”工作,講好知識產權故事、傳播知識產權聲音、弘揚知識產權正能量。發布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強化知識產權法規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抓住426宣傳周等主要節點和時機,不斷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大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創造創業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
30.深化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聯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開展PCT專利申請、馬德里體系商標注冊及企業家、管理人員涉外知識產權能力提升交流合作。組織好“光博會”國際知識產權論壇。
31.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決策能力,強化行政決策規范化建設,完善行政權力運行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努力創建法治高效廉潔型政府機關。
32.提高綜合保障能力。著力提升辦文辦會、督導檢查、機要密碼和安全保密、平安建設、后勤保障、綜合服務水平,加強網絡安全能力建設,支撐各項工作高效運轉。